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三_免费中文日韩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_日本成人手机在线

中非攜手 民心相通之二——莫桑比克農民與中國專家的“水稻緣”
2018-09-02 10:56:16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馬普托9月1日電? 通訊:中非攜手 民心相通之二——莫桑比克農民與中國專家的“水稻緣”

  新華社記者聶祖國

  “種水稻我只聽萬老師的。”40多歲的莫桑比克人費羅高大魁梧,說起中國農技專家萬叢新,臉上滿是崇敬。這些年,在水稻種植上一遇到問題,費羅就去莫桑比克中非農業合作項目第二農場請教“萬老師”。

  莫桑比克中非農業合作項目位于加扎省首府賽賽市。作為最早一批加入該項目的中國專家,5年來,萬叢新和費羅等當地農民結下了不解之緣。

  除草遇到“萬老師”

  費羅是莫桑比克國有林波波河下游灌區公司一名農田和農產品管理員。5年前,他獲得莫桑比克中非農業合作項目配給的4公頃試種地。這個項目通過分配耕地與當地農戶合作種植,在生產、加工和銷售上為他們提供全方位支持,從而帶動周邊更多可耕地的開發利用。分到土地本是一件高興的事,但費羅說,他當時的感受是“很發愁”。

  原來,費羅在第一項種植準備工作——除草上就遇到了問題。4公頃的地里荒草叢生,而除了用手,費羅沒有更好的除草辦法。

  “這么多荒草,靠手要除到什么時候?”正當他懷著這樣的想法和鄉親們在地里忙活時,一位外國人主動走上前來,告訴他這樣除草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也除不干凈。這個黃皮膚的外國人,就是后來被費羅稱為“萬老師”的中國農技專家萬叢新。

  萬叢新遞給費羅兩瓶除草劑和兩個藥桶,一邊比劃一邊講解。費羅能明白對方在給他示范如何調劑量,如何噴灑,但完全聽不懂對方的話。后來他才知道,并不精通外語的萬叢新混合了英語、當地語以及漢語,甚至還夾雜著湖北方言。對除草劑的效果,費羅也是半信半疑,不過眼前這個熱心的中國人還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天,打過藥的荒草都已枯死,費羅的疑慮完全打消了。此后,他和萬叢新的交流多了起來,并從中學到很多種植技術。

  在萬叢新及其團隊的悉心指導和費羅自己的精心打理下,田地的單產幾年間增加了近兩倍。2017至2018年種植季,費羅收入近45萬梅蒂卡爾(約合4.5萬元人民幣),家里蓋起了兩層小樓。

  他的4公頃試種地逐漸成了當地的示范田,從萬老師那里學來的種植技術,他又教給村里的鄉親。

  師徒情分在心中

  “看看這土,和東北一樣的黑土地。”年過半百的萬叢新從地里抓起一捧黑土。“這里有和海南一樣的氣候,又有河流灌溉,大片大片的耕地,怎么還會糧食不夠呢?”這是5年前他剛來莫桑比克時的一大疑問。

  經過一段時間走訪調查,萬叢新發現,當地人種植水稻的方式比較原始,也不進行田間管理。“按這種播種方法,秧苗十天半個月也不一定能長出來。”

  作為中非農業合作項目的農技專家,萬叢新的任務就是幫助當地農民掌握先進的種植技術,提高糧食產量。他與費羅也因此結下“水稻緣”。

  萬叢新安排費羅在農場的泡種車間學習如何泡種催芽。“他用了整整一個星期專門學這個。”學會以后,費羅把這項技術又傳授給農場周圍更多村民。

  自從中非農業合作項目在當地落地,越來越多的農民參與進來,跟著萬叢新等中國專家學習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萬叢新已記不清教過多少當地人種植水稻。

  在長期交往中,萬叢新和費羅建立了深厚感情。現在兩人每次見面都要熱情擁抱,還要以他倆獨特的交流方式聊天。對于萬叢新混雜多種語言的說話方式,費羅早已習慣,甚至還學會了不少漢語詞匯,尤其是那一句“萬老師”。(參與記者:孫麗華)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關注新華網
分享文章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7011233671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阳县| 永和县| 大安市| 夹江县| 裕民县| 耒阳市| 克东县| 大名县| 小金县| 辽中县| 沈阳市| 黔西县| 合川市| 白银市| 昌黎县| 饶阳县| 利津县| 安岳县| 贵港市| 永和县| 泽库县| 二连浩特市| 古交市| 襄垣县| 沙坪坝区| 马关县| 临清市| 贺州市| 哈巴河县| 集安市| 遂平县| 响水县| 溧阳市| 泾川县| 孟连| 会泽县| 苍南县| 新营市| 基隆市| 宜春市|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