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AI造谣的“黑嘴”抹黑营商环境-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5

07/03

13:3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评论

莫让AI造谣的“黑嘴”抹黑营商环境

2025-07-03 13:35:1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3版 评论

  近日,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一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损害企业权益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嫌疑人为提高账号流量获取广告收益,在网上找到人代笔。代笔者利用AI生成了一篇涉及沪上某茶饮企业的文章,文中包含大量针对该企业及创始人的不实信息。全网浏览量迅速上涨,引发网民对该茶饮企业的质疑。

  近年来,AI工具正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而作为技术使用的一体两面,用AI工具造谣抹黑企业的现象也频频发生。AI“一键生成”“批量产出”内容的能力,大大降低了“黑嘴”抹黑营商环境的成本和门槛。

  造谣者提出指令,AI快速以“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的手法拼凑,再冠以“博眼球”的标题。由于违法人员深谙内容平台算法机制,涉及企业的不实内容被快速推送到用户眼前。

  AI造谣之所以猖獗,是背后的利益驱动作祟。从相关案件看,利用AI造谣抹黑企业的目的大致有二:一部分,为了追求内容平台给创作者的收益分成:内容越“劲爆”、点击量越高,分成收入也越多。而还有一些,则是敲诈勒索,刻意诋毁企业产品质量、经营状况以及企业家声誉,再以“删稿”等名义,向企业索取所谓“合作费”,将企业当作“提款机”。

  AI谣言对营商环境的破坏力巨大。对企业来说,一旦陷入谣言漩涡,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财力辟谣、维权,即使澄清成功,品牌形象也已受到伤害。有的企业在新品发布、上市、融资等关键时期,因谣言的干扰,发展推进受阻。

  AI谣言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干扰了正常的市场运行机制,误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降低公众对市场的信任度,进而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呵护。当前,平台针对AI内容治理已经有所行动。例如,AI生成的部分内容在平台上已经能够被识别、标注。但也必须看到,AI造谣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两只手”长抓不懈:一方面要做好技术识别、技术防控;另一方面应盯住AI乱象背后的利益链,做好源头治理、打击。

  就平台而言,要摒弃纯粹做“流量生意”的广告商思维,不能抱着让涉企负面舆情“飞一会儿”“让热度高一点”再处置的想法,要加快形成对谣言识别、分流、处置的靶向治理,以“AI辟谣”应对“AI造谣”,让AI造谣的黑嘴“发不出声”“发不大声”“发声即被封”。

  对执法机关而言,对待花样翻新、不断迭代的AI造谣违法犯罪套路,要始终做到发现一起、核查一起、处置一起,统一执法尺度和标准,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不法分子形成震慑。同时,督促平台依法依规落实信息处置、账号关停、全网封禁等惩戒措施,防止“键盘伤企”“网暴伤企”等情况发生。

  对企业而言,要明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道理,一旦遇上造谣言论,要尽最大可能保留证据,及时向平台投诉举报,对虚假、侵权信息采取删除、屏蔽等必要措施,并及时与属地公安机关沟通、报案,防止不实言论持续扩散发酵。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兰天鸣)

 

 

责任编辑:冯明
关键词:企业,造谣,平台,内容,处置,环境,技术,一起,市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