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废弃矿山变身竹编文化园-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5

07/04

13:3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6版 各地

江西瑞昌:废弃矿山变身竹编文化园

2025-07-04 13:35:5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6版 各地

  当废弃矿山遇上千年竹编技艺,将会交织出怎么样的古韵新章?在江西瑞昌市南义镇,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如今却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一个集生态修复、非遗传承、法治宣传与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竹编文化园。

  瑞昌是江西省淡竹重点产区,竹类包括毛竹、筋竹、水竹等近十个品种。伴竹而生的先民们,用智慧与双手创造竹编技艺。千年以来,瑞昌竹编与矿冶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瑞昌古铜矿冶遗址中,距今3300多年前的瑞昌竹编雏形悄然显现。那时,瑞昌先民们在铜矿开采之时,就地取材,用竹子编织出各种工具。1988年,瑞昌夏畈商周古铜岭铜矿遗址出土的大量竹编工艺实物,如运送矿石的竹筐、竹篮、竹箩、竹篓、篼箕等,见证了竹编在当时的广泛应用。

  如今,瑞昌竹编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了新的使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点睛之笔。

  岩体裸露、边坡松散、地表塌陷、土壤贫瘠……曾经的南义镇矿山,是制约当地发展的生态痛点。2024年3月,南义生态修复竹编文化园项目应运而生,开启“生态修复+非遗传承+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在修复过程中,本地竹编艺人参与设计,创作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和生态围栏。在竹编工艺展示区、非遗工坊体验区、生态文化长廊等特色空间里,人们可以深入了解瑞昌竹编的历史文化,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还能参与竹编制作,亲身体验非遗乐趣。

  走进生态修复竹编文化园,蜿蜒的步道在竹木间延展,绿意盎然,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曾经的生态痛点,成为竹编文化与生态之美交融的典范,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之所,也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同时,文旅融合也为当地注入经济新活力,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王晶)

责任编辑:史梦佳
关键词:竹编,生态,瑞昌,文化园,修复,矿山,非遗,发展,工艺,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