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三_免费中文日韩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_日本成人手机在线

新華網 正文
“一碗飯多配幾個菜”——“一片葉子”的深山新故事
2019-04-30 14:46:3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武漢4月30日電 題:“一碗飯多配幾個菜”——“一片葉子”的深山新故事

  新華社記者侯文坤

  鄂西北山區,谷城縣五山鎮深山里,一壟壟茶樹疊翠,碧綠中透著清香。往來茶農或手托茶盤或腰挎茶簍,巧手上下翻飛,一枚枚鮮嫩的葉芽便落入盤簍中。

  置身茶園,遠眺農莊,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田園風景畫。

  “我們的茶園只施餅肥,從不上化肥。”季廣成是當地一家茶企的負責人,也是多年的老茶農。春茶開采后,他每天都會與同村的采茶工一起上茶山。

  “如果使用農藥化肥,這些茶葉拿出去送檢,就認定不了有機茶。”手捏新茶葉,回憶起過去種茶,季廣成感慨不已,“粗放的種采、炒制方式讓當地的茶產業一直不溫不火。如今我的有機茶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每年只做999份,賣出了每斤5000元的高價。新鮮茶葉從殺青、曬青到提取、包裝等制茶環節也采用了標準化、數據化、科學化的現代制茶技術。”

  五山鎮因山得名,也曾因山受困。為解決山區經濟發展難題,20世紀八九十年代,茶產業在當地興起,茶葉種植面積達5萬多畝,五山鎮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茶鄉。然而,村村有茶園,組組有茶場,戶戶都種茶,也帶來了茶園管理粗放、經營散亂無序、生產技術落后等問題。“一些茶農為了追求高產,過度使用化肥農藥,造成茶葉品質低下。”季廣成說。

  規模不小,卻沒有闖出市場、創出好效益。這“一片葉子”眼看要枯萎,不少年輕人舍掉茶園,外出打工。

  “要讓一方百姓富裕,讓茶葉賣個好價錢是最直接的辦法。”五山鎮黨委書記朱瑩說,脫貧攻堅路上,“老茶葉”也迎來了轉型升級:化零為整,生產模式集約化;培育龍頭,經營模式高效化;改善方式,種植模式有機化;茶旅融合,發展模式多元化……以有機茶種植、加工為主體,集觀光、休閑及茶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新路子在這深山方興未艾。

  楊家老灣村種茶30余年,這里的610畝茶園都是農戶各家的,每年每畝產值不到3000元,每畝年凈收入才200元。去年年底,在外地工作多年的楊書成回鄉5個月后,便整合了村里茶園560畝,發展新茶園100畝,投資建起標準化茶葉加工廠,統一品牌、統一銷售。

  “不僅賣茶葉,還借助周邊的茶莊園、茶公園、茶小鎮、茶民宿等經營模式,將產業經營、自然景觀、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等元素融為一體。”楊書成說,“一碗飯多配幾個菜,我們吃得開了,游客也吃得更香。”

  綠波萬頃,茶香縈繞整個五山鎮。在當地民俗園內經營農家樂和茶葉生意的熊威一家,近兩年收獲滿滿。“茶葉賣得俏不說,游客多的時候光午飯就接待了100多位客人,翻了四五次臺!”從茶農到老板,熊威以前在村里只賣茶葉,一年的收入只夠生活,如今在政府扶持下進民俗園經營農家樂和茶葉生意,不到一年就有十多萬元收入,“我們正準備把二樓打造成民宿呢!”

  五山鎮曾困于山,脫貧也在山。截至2018年底,全鎮1586戶4367人依靠茶產業和鄉村旅游脫貧銷號。

  一片小小的茶葉,正在深山描繪出一幅鄉村振興新景。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百年教堂“映”花海
百年教堂“映”花海
花車巡游精彩紛呈
花車巡游精彩紛呈
昆明:小小飼養員
昆明:小小飼養員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44383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鄱阳县| 丹寨县| 萨嘎县| 勃利县| 怀宁县| 汉源县| 余姚市| 鄂托克旗| 黄骅市| 开阳县| 合肥市| 普安县| 金寨县| 永善县| 隆林| 安国市| 阜宁县| 万安县| 万盛区| 安顺市| 武冈市| 吴堡县| 汝城县| 中方县| 兴山县| 法库县| 闻喜县| 水富县| 孟津县| 句容市| 四平市| 大理市| 九龙坡区| 吉林市| 乐山市| 抚松县| 鱼台县| 桐城市| 闽侯县| 莱芜市| 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