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三_免费中文日韩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_日本成人手机在线

新華網 正文
考古發現殷墟甲骨文中已有關于疫疾的記載
2020-03-14 11:35:1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鄭州3月14日電(記者桂娟、雙瑞)隨著世衛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不少國家和地區受到影響。事實上,人類與疫疾的斗爭歷史源遠流長,早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國殷墟甲骨文中,就有了關于疫疾的記載。

  “病疫猖獗之際,殷商時期的人們既有非理性的巫術祭祀,也通過國家行政防控應對手段、社會群體群防形式、個人鍛煉活動等,積極抵御病毒侵害,而且約定俗成演繹出許多預防癘疫傳播蔓延的社會風尚習俗。”甲骨學研究領軍人物、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宋鎮豪說。

  位于河南安陽殷墟小屯西地的一個灰坑中,曾發現一塊記載商王疑似得了疫疾的牛肩胛骨。卜辭原文是:“乍(疫),父乙,妣壬豚,兄乙豚,化口……”意思是疫情突發,為眾人御除癘疫舉行了一系列祭祀先人的行事。這被研究者視為中國最早的關于疫疾的文字記載。

  據宋鎮豪考證,出土的甲骨文已發現50多種疾患的記載,這些疾病基本上都有詳細的卜辭和解釋,可以看出商代人對于疾病的畏懼。他認為甲骨文中稱病患為疾,通常直接稱“疾某”,如疾首、疾耳、疾目等,根據患者的病發癥狀或病灶所在部位診斷辨別,正如現代醫學分科,說明醫學已達到相當高度。

  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王朝時期,人們對于突發性癘疫已有一定的認知。尤其是群體性突發疫疾,在甲骨文中有所反映,商王武丁時期的兩版卜辭,就是關于疫疾的文字記載。

  甲骨文中記錄的應對疫疾措施,有占卜、祭祀等消極療法,也有針刺、灸療、隔離等積極療法。宋鎮豪表示,甲骨文所言“亡入,疾”,與“有疾病者,分而治之”“舍空邸第”都是講的隔離措施,說明當時并非無所作為,已經有了隔離防控疫情及禁止謠傳以免造成人心惶惶的應對手段。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焦鵬
考古發現殷墟甲骨文中已有關于疫疾的記載-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7115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进贤县| 那坡县| 临沂市| 贺兰县| 寿光市| 康保县| 平塘县| 泰兴市| 亳州市| 阿拉尔市| 比如县| 宾阳县| 遵义县| 南充市| 郓城县| 黎城县| 博乐市| 许昌县| 尼勒克县| 莆田市| 锦州市| 南岸区| 包头市| 恩平市| 留坝县| 安多县| 吴堡县| 阿拉善左旗| 临沧市| 天津市| 连平县| 南乐县| 宿州市| 平顶山市| 连平县| 牟定县| 连山| 鄯善县| 阳谷县| 成安县| 舞钢市|